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电器维修资料网 > 正文 >
5步提高Windows 7安全性
来源: 日期:2013-11-21 20:01:46 人气:标签:
1.在所有与安全性相关的功能中,使用标准的、经同行评议过的工具和协议。在软件行业中,“非我发明(not invented here)”是微软 知命的企业文化之一。虽然微软确实也使用过很多非自己创造的代码,但是它从来没有一成不变地照搬照抄,并且有可能的话,微软都是首先购买代码创作者的版权,然后再将这些外部软件或代码融合到自己的商业产品中。即使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微软使用了一些它无法控制后续开发的代码或软件,微软一旦采纳了这些软件或代码,就不能再返还了,只能在内部继续开发并常常按照某种惊人的方式改变其功能,通常打破了它与代码基础相同的其它分支的互操作性---比如BSD Unix网络堆栈和MIT Kerberos中使用的代码。这给微软带来了许多安全漏洞,因为这些代码已经不能真正“享受”外部开发人员的集体智慧了。微软需要自己维护这些海量代码,而之前,它们是由众多的外部自由开发人员共同维护的。正因为如此,微软的远程登录工具、加密功能以及网络协议实施的安全特点从一开始就遭到人们的质疑。充分利用经过同行审议过的、一流的并且经过良好测试的工具所具备的巨大广度和深度是开发一个用户可以信任的操作系统的关键。
2.部署真正、全面的系统架构特权分离。微软的操作系统近年来发生了重大演变,从早期的MS-DOS一直到MS Windows Vista。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些重大变化都是经过了精心设计的。一个似乎一遍又一遍发生的改变是系统架构特权分离,借此保护操作系统关键组件免遭未经授权的无特权用户访问造成的损害。这种特权分离“看似”一再发生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并没有实际发生过;微软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改变,看似解了决这一特权分离问题,但是,当下一版MS Windows打入市场后,特权分离其实从来就没有真正完成就成为了大家众所周知的事实了。对于发生的这种变化,微软将不得不让自己试图抑制人们如何使用计算机(电脑)的想法更加不易被人察觉,并停止寻找能让微软的软件绕过其它微软软件安全功能的方法。
3.开始认真对待漏洞补丁程序。七年的时间才发现严重的漏洞比如SMB漏洞(首次发现至少应该在2001年3月),这个过程实在是长了点。对于微软所有的安全漏洞而言,修补周期 快的是MS06-001,微软在正式发现了这个漏洞10天后,就提前发布了补丁程序。2003年使绝大多数互联网陷入瘫痪的SQL Slammer蠕虫病毒,在它真正称为一个威胁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就已经被微软“平息”了---但是如果这些补丁安装的次数没有遵守微软的要求,那么后学的补丁程序将会卸载之前安装的补丁,这会使用户的计算机(电脑)非常脆弱(微软指责管理员没有有效地给自己的系统打补丁)。同时,微软应该向开源项目学习,后者定期发布稳定、有效的安全补丁,并且遇到紧急情况,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就会发布漏洞修补程序,有时甚至数小时就能完成。在MS Windows 7的安全性被大多数安全专业人士真正认真对待之前,这是一个必须加以处理严重的问题领域。在Windows 7的预览测试版发布之前,微软 近就已经发布了一个补丁,这看起来像一个好兆头,但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只有时间以及微软在不久之后的表现才能真正告诉我们答案。
4.不要让向后兼容性超过默认的安全性。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了挽留客户群,微软希望支持向后兼容性,我也很赞成微软这方面的努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损安全性的功能允许胜过预设的安全性。如果必须要包括某个危及安全的功能,那么它应当被设计成一个可配置的选项,而不是默认设置。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它应该也不会,需要牺牲基本的系统架构级别的安全性。一个相关的问题是一般的安全默认设置---比如新安装的MS Windows操作系统上默认运行的不必要的服务服务高得令人无法接受。
5.改变商业模式。事实上,这确实是一个安全问题。微软的安全模式,在本质上是由难以理解的谬论构成的旧的安全模式在经济上的表现。不仅仅是这样一个“病态”模式,而且还有追逐海市蜃楼般的所谓的安全收入造成了收入来源“安全”与实际系统安全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严重损害微软的客户群。随着IT产业和软件市场在今后几年中继续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冲突将会变得越来越无法抵挡,因为“传统”的商业模式将变得越来越不可行。现在是时候做出改变了。Windows 7可能不是一个转向全新的商业模式的跳跃点,但是微软至少的确需要朝着这个方向做出一些大胆决策。许多资深IT专家和分析师都告诫微软说,Windows 7应该是微软 后一版套装操作系统。另一种选择就是继续损害微软在家用电脑(计算机(电脑))的消费者和商业客户中的名声。
【看看这篇文章在百度的收录情况】
相关文章
- 上一篇: 用“同一端点法”判断正/负反馈
- 下一篇: 用“同一端点法”判断交流/流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