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 正在公映。不知又有多少“星战”粉儿要痛心吐槽,不知又有多少路人观之莫名其妙。对于一部科幻电影来说,其世界背景不止是给故事发生提供一个空间环境,这个世界背景本身便是审美对象。基于此,笔者在这里打算跳过关于《星球大战》新三部曲的各种口水战,直接铺陈开来说说“星战”系列为我们描画的这个世界,分析分析它的文明形态、社会制度以及哲学观念等。
本文的核心观点是,《星球大战》中为我们描画的这个银河系文明,是一个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的内敛型iii类文明,这个文明因两派人政见不同而陷入无休止的战争内耗,同时还可能因笃信神秘主义的哲学观而走入死胡同。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海报
“星战”这个电影宇宙目前包括九部正传和两部外传。正传前三部上映的时间依次是1977年、1980年和1983年,分别是《星球大战》(star wars)、《星球大战2:帝国反击战》(star wars 2: the empire strikes back)、《星球大战3:绝地归来》(star wars 3: return of the jedi)。
到1999年,乔治·卢卡斯又陆续推出这一系列的前传三部曲《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1999)、《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star wars: episode ii - attack of the clones,2002)、《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star wars: episode iii - revenge of the sith,2005)。因为乔治·卢卡斯日后又推出《星球大战》正序版,按故事顺序把前传三部曲放在了前面,并对老版的三部曲进行数字修复重新发行,所以现在很多地方把原本 早拍摄的《星球大战》1、2、3名字变成了《星球大战》四、五、六或者iv、v、vi。
过去几年,可以称之为后传三部曲或者新三部曲的《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2015)、《星球大战8: 后的绝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2017)和《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2019)依次上映。其间又诞生过《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 ,2016)和《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solo: a star wars story,2018)这两部“星战”外传。
从1977年的首部《星球大战》,到如今2019年的《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横跨四十多年的“星战”宇宙,其中的人物关系已经从“原来谁是谁的亲爹”,,稳步发展升级到了“原来谁是谁的亲爷爷、亲姥爷”的地步。
《星球大战7》工作照及剧照,“打来打去原来一家子”是“星战”里常有的事
在科幻流派方面,《星球大战》属于太空歌剧(space opera,或称“宇宙史诗”)类。在科幻文化里,太空歌剧是科幻的一个分支,这类作品通常重在强调故事的戏剧性,而不像硬科幻强调科学理论上的合理自洽。太空歌剧类的科幻作品通常会直接把现实的故事放到外太空的架空背景中。因此,太空歌剧类的科幻作品往往会向历史取经,片中人物的言行思想以及社会形态等因素往往会呈现出明显的“历史感”。著名的太空歌剧类科幻电影及电视剧包括《星球大战》、《星际迷航》、《萤火虫》、《星际之门》、《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等。
从创作源头来说,“星战”中的想象和《西游记》没什么太大差别。尽管片中涉及到了外星生命、人工智能、克隆技术等“高端”话题,但这些都是想象力的装饰性外衣,里面的外星生物和《西游记》里的妖怪没什么两样,所谓的克隆技术跟孙悟空拔几根汗毛变出一群小猴子也差不多。这么说当然没有贬低“星战”的意思。“星战”的影响力大到了什么程度?有人甚至说,乔治·卢卡斯的“星战”电影创造了世界第四大宗教……尽管“星战”系列属于太空歌剧类的软科幻,片中对于未来科技的想象也随心所欲,但依旧阻挡不了粉丝们考据癖的热情。许多年以来,“星战”迷们像中世纪神学家考证一个针尖上能站多少个天使一样,认真详尽考证了这一系列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死星”的威力、飞船的具体载重等各种参数。这些既可以看作是影迷们对于电影的二度创作和二度消费,也是“星战”电影在各个领域里的文化拓展。
另外,虽然片中呈现的各种高科技并不靠谱,但是实现这些特技效果的电影技术却绝对属于高精尖。首部《星球大战》的创作团队来自各个不同领域,有搞计算机的有搞建筑的。尤其是在当时连个人电脑都还没有问世的情况下,这一团队设计出用计算机控制的摄影运动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了运动镜头的合成,让天马行空的空战场面成为可能。乔治·卢卡斯因这部电影而成立大名鼎鼎的“工业光魔”公司,几十年来一直是电影特效行业里的龙头老大。可以说,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各种电影视觉奇观,追本溯源的话都源于《星球大战》。
1977年上映的首部《星球大战》海报
文明形态:一个内敛型iii类文明
前苏联宇宙学家卡尔达肖夫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提出过一个关于文明等级的有趣理论,他把文明分成这样三个等级:i类文明是行星文明,其输出功率大约是10的17次方瓦,能够掌控这一文明所在行星的全部能量;ii类文明是恒星文明,其输出功率约为10的27次方瓦,能够控制自己所在太阳系恒星的能量;iii类文明是星系文明,其输出功率约为10的37次方瓦,已经掌控了自己所在星系的全部能量。有人提出在iii类文明之上还应该有一个iv类文明,直接掌控了全宇宙的能量。这一提法很多人并不认同,大多数人认为,倘若一个文明掌控了全宇宙的能量,那这个文明便等同于宇宙本身,分类对它已经没有意义了。
按照iii类文明的标准,地球文明目前的等级大约是0.7。每经历一次技术革命,文明的等级会上涨那么零点零几。过去两百年,地球文明经历了蒸汽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和内燃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计算机与互联网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倘若能再经历这么十几次的技术革命,地球文明便可以达到i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到那个时候,整个地球的全部能量,包括地震、火山、地热等等,一切尽在我辈地球人的掌控。著名物理学家加来道雄先生甚至在《物理学的未来:科学决定2100年的世界蓝图》这本科普著作中认为,到2100年地球文明便可以达到这一标准。当然,以上仅为一家之言。
在这本科普书中,加来道雄认为到2100年地球文明便可以达到i类文明等级
喜欢“星战”系列的不光是科幻迷,像加来道雄这样的大物理学家也同样会对“星战”情有独钟,在他的科普著作中便把《星球大战》中的文明等级定为iii类文明。相比之下,《星际迷航》(star trek)中的星际联邦处于对银河系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阶段,其能力勉强可以操控一个恒星,属于ii类文明;而“星战”中的文明已经照亮了整个银河系,所以属于iii类文明。
事实上,评判一个文明等级的标准是多样的,能量输出仅是其中之一。从文明发展的取向上来说,有的文明属于外向型,而有的文明属于内敛型。比如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便属于外向型文明,而近代历史上的中国、日本等便属于内敛型文明。近一点的例子,冷战时期美苏太空竞赛曾一度让地球文明趋于外向;而近些年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让地球文明趋于内敛。《星际迷航》里描绘的那个星际联邦,尽管按照能量输出的标准,在文明等级上要低于《星球大战》,但“探索银河系的未知地带”这一取向让它呈现为一个外向型文明;而《星球大战》里的银河帝国或者银河共和国,虽然在等级上更高一筹,达到了已经掌控整个银河系的程度,但并没有表现出进一步拓展银河系以外宇宙空间的意思,所以是一个内敛型的文明。从长远角度来看,一个外向型的文明才是真正有发展前景的文明,而一个内敛型文明倘若不想着向外部空间进一步拓展的话, 终的结局很可能是资源耗尽从内部崩溃。
《星际迷航》中的文明是外向型文明,而《星球大战》中的文明更趋于内敛
社会制度:帝国与共和的循环内耗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星球大战》中呈现的银河帝国或者银河共和国,尽管已经实现了空间跳跃等关键技术,把文明推广遍布到了银河系,但却在价值导向方面不思进取,非但没有了文明发展阶段 宝贵的开拓进取精神,反而陷入了无休止的“宫斗”内耗。两拨人为了各自信奉的社会理念,没完没了的打来打去。
下面咱们看看《星球大战》里面的两拨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在打。在老版的“星战”三部曲里面,绝地武士们反抗银河帝国暴政,推翻独裁干掉皇帝,恢复了共和制度;而“星战”前传三部曲讲的是在此之前发生的故事,原本实行共和制度的银河系文明,在野心家和黑武士的鼓捣下成了一个邪恶的帝国。了解欧洲历史的人不难看出,从共和到帝国,这跟历史上的古罗马经由凯撒和屋大维,由共和制变成帝国制极为相似。这当然不是巧合,事实是,乔治·卢卡斯在创作“星战”三部曲的时候,本身就是拿着古罗马历史来依葫芦画瓢的。片中诸多的细节,比如人物的造型服饰、建筑风格等,都取材或者借鉴自曾经璀璨辉煌的古罗马文明。所以有人说《星球大战》是在用三千年以后的科技讲三千年以前的故事,大致上就是这个道理。
新出的《星球大战》7、8、9实际上等于把前面的“共和-帝国-共和”的故事又给循环了一遍。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新三部曲确实没啥新意。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革命来革命去,今天你推翻我明天我搞掉你的折腾,也实在是没什么太大意义。倘若一个社会被邪恶的独裁者统治,这个独裁者对民众横征暴敛,这样的统治者自然应该被民众掀桌子推翻。但假如一个文明自身在日趋没落,那可能 主要的原因不在于社会制度的帝国还是共和,而在别的什么地方,比如能源、科技、教育等等。想要让这个文明有机体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对症下药,而不是很傻很天真地认为只要换一种社会制度就能万事ok。
新的“星战”三部曲中邪恶的第一军团
即便是文明的尺度已经扩张到了整个银河系,资源依旧是有限的。战争是对资源和能量的 大浪费。在《星球大战7》里面,第一军团曾经把一颗恒星的能量全部吸收,再化成武器喷出去,把一个太阳系的几颗行星一次性全部毁灭。从本质上来说,互扔恒星其实跟互扔氢弹差不多,只不过规模更大一点而已。问题在于,战争打到这个地步,下一步的问题已经不是还能毁灭啥了,而是打完了还能剩下点儿啥了。银河系的恒星再多,数量也是有限的啊。
按这个思路,我们不妨给“星战”宇宙编排这样一个黑色的结尾,那就是,两拨人打来打去,不停的互扔恒星玩,直到有一天双方突然全傻了,因为这个时候他们突然发现,银河系的恒星已经被他们全都给糟蹋光了。就算恒星不是银河系的全部能量来源,银河系的总能量也是有限的吧。没有了能量来源,这个文明的结局成了一个银河系版的“复活节岛”的故事。(复活节岛上的土著居民为了建造石像而砍光了岛上所有的树, 后文明崩溃。)
所以说,“星战”中这个文明真正的发展前景是走出银河系探索全宇宙,而不是在“共和-帝国-共和”的死循环中继续内耗下去。文明没落,不一定都是皇帝的错。就算都是皇帝的错,杀了皇帝,文明也不见得就能崛起。时隔四十年,《星球大战9》把已经死掉的皇帝再拿出来鞭个尸,也不见得就能让这个银河系文明开始走上坡路。影片的结尾不过是又一个童话而已——从此以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剧照
哲学观念:神秘主义的迷途
“星战”中这样一个已经发展到星系级别的高级文明,其社会形态依旧是古罗马式的。另一方面,一个能够操控整个星系能量的文明,在能量方面 推崇的东西却不是什么超新星或者黑洞之类的宇宙能量,反倒是带有神秘色彩的“原力”(the force)。“星战”中 为核心的一条线索是天行者卢克接受尤达大师的训练,学习如何操控“原力”成为一个绝地武士。而前传三部曲的主线则是卢克的父亲因为无法抵抗“原力”中的阴暗面 后堕落成了黑武士。片中的那句“愿原力与你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成为“星战”中 为经典的台词。像“原力”这样的想象,西方观众或许会觉得既新颖又神奇妙不可言,但是对于我们中国观众来说,这样一种莫须有的东西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俗滥桥段,降龙十八掌、葵花宝典之类的东西比它要更有趣的多。
“原力”的设定,其中有西方人对于东方文化一厢情愿的天真想象,这和美国人当年对李小龙式中国功夫的崇拜如出一辙。再继续细究的话,“原力”这东西不仅像我们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绝学,而且又像是印度宗教文化里的苦修涅槃,同时还带有一定的基督教文化里的原罪色彩。除此以外,“星战”中的文化元素实际上还不止如此,片中卢克长大成人的那个星球带有明显的中东色彩,而前传里面打败大军的外星盟友一看便是印第安人的翻版。取材自世界各地的异域文化为“星战”系列增添了更多迷人色彩。
这种融百家之长成一己之道的路子,对于电影创作来说当然无可厚非。不这么搞,又哪里会有那么多人觉得《星球大战》好玩呢?绝地武士和星际舰队的这种混搭风,好比郭靖萧峰穿越到了美国的舰队。但是,对于一个文明来说,想要提升自己的军事战斗能力,依赖新科技、开发新装备、研究战术、壮大队伍这些才是王道。“原力”这东西到底是个啥?按《星球大战》里面的设定,这东西似乎永远也说不清道不明,神秘莫测妙不可言。但说到底,这种东西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神秘主义的哲学观和世界观。活在一种神秘主义的想象里,依靠原力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修炼自己做一个绝地武士,想要无限提升个体战斗力,这种搞法对于一个文明来说只可能是死路一条。
人类历史上有这种走进死胡同的文明吗?当然有。古希腊时期的斯巴达城邦就是一例。《斯巴达300勇士》的故事,不就是一帮斯巴达来的“绝地武士”,对抗邪恶的波斯帝国的故事嘛?——你看,好莱坞又一厢情愿的把人家古波斯帝国描画成一副邪恶面孔。黑古波斯帝国也就算了,粉古希腊您倒是粉雅典呀,粉斯巴达算是个什么操作?事实是,这个斯巴达城邦当年就是一个邪教组织般的存在,出生后但凡身体羸弱的婴儿一律扔掉,男孩长到五岁便充公,由公家负责每天训练他们不怕疼不怕死,长大后还要随便杀几个奴隶当作成人礼。这样的奇葩文明,欺负一下古希腊其他的小城邦还行,长远看没有任何前途可言。因为个体战斗力的提升空间毕竟有限,再怎么练也不可能把自己练成超级赛亚人,研究研究亚历山大的长矛方阵怎么搞、古罗马人的步兵方阵怎么玩才是正确的军事发展路线。
《星球大战9》和《斯巴达300勇士》海报对比
《星球大战》中的文明,尽管在尺度上扩展到了银河系这么大,但是这个文明实际上已经得了慢性病并且已经病入膏肓。其一,因社会制度之争而陷入无休止的战争内耗;其二,过分注重个体修炼而忽视文明生长;其三,笃信神秘主义而遗忘了 为珍贵的科学理念、理性精神和探索意志。
这篇文章本身也可以看作是对《星球大战》这个系列电影的二度消费。写作此文的目的不是为了批判《星球大战》,而是想让有趣的事物变得更有趣。回来说《星球大战》这个新的三部曲吧。满满的全是情怀,但也就只有情怀了;制作上虽有诚意,创意上却欠缺新意。前面说的《星球大战》里面这个银河系文明患上的疲软病,实际上也是《星球大战》这个ip目前患上的疲软病,甚至是好莱坞所有经典ip目前患上的通病。这些年除了漫威电影算是不断推陈出新以外,好莱坞出品的大制作电影可以说普遍新意欠奉。当然漫威电影也正在遭受各种痛批,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看其他电影的表现吧。迪士尼在一部又一部把经典动画翻拍成不尴不尬的真人版;《终结者》系列已经重复到了不是在重复经典、而是在重复重复的地步;《变形金刚》一直到彻底拍烂了还不收手;而《x战警》系列到第十部《x战警:黑凤凰》这里收尾了也烂尾了……啊,好莱坞!还是胆子大一点,多搞点新东西出来吧!
《星球大战9》剧照,两位相爱相杀的“星战”家族新一代
。右玉电工考证培训学校,重新考电工证初领日期,右玉学电工考证的学校,右玉电工考证培训哪里好,右玉电工考证培训学校,右玉电工考证短期培训班,右玉电工考证培训学校地址,右玉学电工考证培训,右玉电工考证培训哪里好,右玉电工考证培训班,右玉电工考证技术培训.(编辑:hnygdzxx888)(整理:右玉电工考证培训学校)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