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电器维修资料网 > 正文 >
电子管高μ三极和五极管RC耦合放大器
来源: 日期:2013-12-14 9:26:29 人气:标签:
高μ三级管的μ在30以上,后期开发的型号常达70~100,此举完全为适应上世纪高增益放大器的要求,当时的信号源,电声转换器件输出电平很低,例如mic的输出 低可低至uv级。高级唱片拾音器也多在1mv以下,即使要驱动3w的2a3a类放大器,前级电压增益也常在50000倍以上,高u管、五极管的高增益当时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设计。
无论高μ、低μ三极管,其结构原则相同,由于u的提高,根据u=rixs,则内阻和跨导两者必有其一为高值方可,鉴于s的提高涉及技术水平、阴极发射能力的限制,故小功率电压放大管均采取高内阻的方案(后期开发的高跨导三极管均用于uhf、tv,电子计算机除外)。所以说高μ三极管,同时必有高内阻。根据前文关于低μ、中μ三极管特性的分析,可以确认高内阻必有负面效应。同时,在目前高μ也并非完全必要,名胆机中采用高μ管无非是为了弥补其深度负反馈引起的增益损失,或者驱动低阻抗输出的阴极输出器。除上述情况以外,以目前音响输入电平而言,采用高μ管是须谨慎的,为了说明高u管的特殊性,此处仍按负线特性分析其工作情况。
下图a为常用高μ双三极管6n9p、6sl7的特性曲线族。由图中可直观看出,在6sl7 高板极供电300v时,允许栅负压变动在ug=-5v以内,如涉及截止区失真,则ug应在-4v范围内。为此,图中以ea=300v,各作出ra=50kω的负载线ab,和ra=150kω的负载线cb,两种负载条件下的工作点分别为o点和01点,工作点ia0、ua0,以及板流动态范围iamax-iamin如图所注。由下图a中可见高u管工作特点是:
1.ug和la动态范围大为减小,由于工作点为ug=-2v,所以上述ra=50kω、ra=l00kω时输入信号幅度均以2vpp为限。所以高μ三极管即使用于数字音频放大器的第一级小信号放大,也难免有大信号失真,故负反馈是必不可少的。
2.ra值由50k0增大到100kω,单级增益由37倍增大到48倍(计算同前),但由于大信号失真的限制,此高增益放大仅适用于输入0.5vpp以下的弱信号放大中。美国沙尔文公司给出的数据表明,为了使输出信号失真度小于1%,输入信号不宜大于0.1vpp,thd允许到5%,则可输入0.5vpp的信号,此为高u放大器无反馈应用的限制。需注意的是,此为ea=300v时的限制,当ea降低,负载线的长度缩短,工作点ug进一步减小,而且负载线斜率变缓,负载线所涉及瞬时板流均处于ug~ia特性弯曲处,使非线性失真更大,输入动态受限。使用中继续增大ra的后果也相近,即使ea保持不变,另将ra增大到5xri以上,负载线跨度虽来减少,但已近似为平行于x轴的水平线,基本负载线处在ug~ia截止点附近,极难得到线性良好的放大。沙尔文公司给出12ax7在ea=l00v,ra=470k的应用警示例当输入0.lvpp信号时thd为3.2%,信号输入增大到0.17vpp,thd即上升到5%以上。上述结论说明,在无负反馈条件下采用高μ管,在数码音源放大器中既无必要也属自讨苦吃。
3.u越高三极管动态范围、栅负压值必然越小,允许失真度下输入信号也越小,6sl7的栅负压以ug=-2v(ea=300v)为限,μ=l00的12ax7则ug=-1.5v,12au7的μ<20,ug=-8.5,因此在cd机中用12au7,即使无负反馈,输入2vpp信号,前级失真也不会超出1%0如此结论是否说高μ管就无用武之地了呢?物尽其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高μ管仍有其优势,在现代的hi-fi音响中也不能舍弃。
首先是高μ、高增益放大是负反馈电路的良好搭档,为提高负反馈,必须有足够的开环增益,如果要在不增加放大级数的条件下得到高开环增益,采用高μ放大管是 佳方案。音响放大电路中某些功能电路完全依靠反馈作用完成其特有功能,如自平衡倒相器、长尾式倒相器,其平衡度取决于反馈量。采用μ值较高倒相管,可保证高度平衡,兼顾到倒相器的动态范围与全机的配合,当采用高μ管6sl7等作倒相时,倒相器宜置于前置级之后,且倒相器后需设置足够动态的对称平衡放大器。如果输出级驱动要求不很高,也可选择μ在30左右的6n7p、6dj8等中μ双三极管,后期有足够的平衡度且兼具较大的动态。
阴极输出器的优良特性使之在名机音响中广泛采用,为了弥补阴极输出器的增益损失,高μ三极管也成为其良好搭档。即使阴极输出级本身为了有更低的输出阻抗,μ也极其重要。当电子管μ远大于1时,可以认为阴极输出器输出阻抗ro≈ri/μ,所以,采用高μ管可使阴极输出器得到更低的输出阻抗。但是绝不要忘记,千万勿轻易让高μ管介入ndnfb的hi-fi放大器。
高μ三极管的“同党”五极管
从性能上说,五极电压放大管属高μ三极管的顶级产品,从放大系数而言,根据五极管的内阻和跨导推算出的μ可达1000以上(业界历来不以μ区分五极管,因为ri过大,μ与增益的关系已无直接联系,高μ五极管的提法是“外行语”)远高于三极管,ri也近乎天文数字。
此条件使五极管可拥有高达200以上的单级电压增益,遗憾的是仅此而已,它也把高μ三极管的负面效应发挥到极致。下图b为五极管6j8、6sj7的特性曲线族,不难看出,高μ三极管的弱点更甚于三极管,同时线性又远不如三极管(由曲线族看出,同样△ug为o.5v的变置,ugl从-0.5v到-1.0v,板流变量比ug-3v~3.5v将近大过两倍…)。所以,在目前hi-fi音响中五极电压放大器已近销声匿迹,即使少数欧洲各机偶有采用,也必将伴有多路、大剂量的负反馈。
【看看这篇文章在百度的收录情况】
相关文章
- 上一篇: 普通距离继电器
- 下一篇: 电容触摸传感技术简介